乳腺癌,
足可以让我们想起一长串的名字:
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,
歌手姚贝娜,
樱桃小丸子的作者樱桃子,
日本影后树木希林,
乳腺癌给女人的美丽蒙上阴影,
据报道,中国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人约21万,
每13到14个女性中就有一个可能患上乳腺癌。
而相比国外,
中国的乳腺癌患者35-40岁的女性占可观的一部分。
当与乳腺癌不期而遇,我们怎么办?
肖于(化名),一位前媒体人,年体检中意外查出乳腺癌,在浙江大医院治疗后康复,她把自己战胜乳腺癌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《都是好时光》,出版了!
她用文字告诉了我们,命运向她虚晃一枪,感谢浙大一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刘小蕉、超声影像科姚磊、放疗中心严森祥等医生带她闯过“此劫”,幸运并非凭空而降,也要感谢浙大一院体检中心年8月30日当班的外科女医生,是她的细心与专业,为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健康的日子,生病的日子,都是日子,纵使得了乳腺癌,积极正面治疗,好时光依旧在。
(以下文字均摘自《都是好时光》,仅以给女性粉丝们一些关于防治乳腺癌的启发)
(后附乳腺癌防治科普)
“稀疏日常中,我被告知得了乳腺癌”
关键词:体检、乳腺B超、病理报告
命运为何如此安排?我是一个平凡的人,生活在一个不错的城市,有份体面的工作和一个温暖的家。命运吊诡,世事无常,在浙江大医院一年一度的例行体检中,女医生在例行检查乳房时,严肃地告诉我,马上去做个乳房B超,立刻马上。
B超检查出我的左乳长了三个肿块,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。
病理报告只是一张普通的A4纸,却让我感觉前所未有的沉重。那是全世界的冷和暗,我仿佛置身于冰山雪野中,茫茫然一片,只有我一人寂寂而行,忘记来路,又不知去向。我被卷入无边的夜,星月无觅,夜风吹寒。
“为什么是我?我接受不了这个现实”
关键词:心理接受、术前谈话
在病房里,我第一次面对义乳和再造乳的宣教材料,这些图片让我的神经崩溃,义乳是一片接近肤色的硅胶,再造乳房是切除了所有乳腺组织以后,填充自体脂肪。
我不能接受这些假体,却和多数的乳腺癌患者一样,必须面对切除乳房的现实。
“医学这么发达了,为什么要割掉胸部?”我在医生办公室说出这些话后,失声痛哭,不能自己。
在我不断问“为什么”之后,省内著名的女专家刘小蕉打断了我的哭诉,她用近乎冷酷的声音说,“不要给她留任何希望,把最坏的可能全部告诉她。”
和我谈话的男医生说,“你有三个选择,第一是在术中只切除病灶的保乳手术;第二是降低复发概率,乳房全部切除手术;第三是乳房全部切除同时进行重建手术。”
刘小蕉并不理会我是否在思索,看着落泪的我,抛下一句:“你的手术暂停,一个没接受现实的人,不适合接受手术。”
躺在病床上,我像暴雨来临前,海面上孤苦无依的小舟,随时会被巨浪掀翻,可总觉得有希望。
“刘主任,我想好了,您帮我尽快手术,如果病情允许我选择保乳手术,若病情不允许我选择全部切除,不重建。”
刘主任抬头看了我一眼,又低头忙碌。这个省内最著名的乳腺外科医生,年近60岁,不足一米六的身躯却有巨大的能量,她的激将法起了好作用,我这种不接受现实的病人,大约她每天都会遇到。
“对我如同重生一般的手术,其实是个小手术”
关键词:手术成功、出院回家、化疗、放疗
手术这一天是个星期四。我平躺在手术台上,头上是明亮得过分的天花板。上次躺在手术台上是五年前,为了迎接女儿的出生。而此时,是为了对抗命运。
第二天,刘主任来查房,她亲口告诉我,手术很顺利,七颗淋巴冰冻病理结果都是阴性,手术只切割了乒乓球大小的病灶部位,并且为我做了局部整形。“是个小手术,我们做到了根治肿瘤和保留乳房外形的双赢,如果你觉得还好,今天就可以出院了。”
原来,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出现。
术后一周复查,刘主任说恢复得很好,她分析了我的病理报告,告诉我,我需要进行化疗,四次;放疗,两个疗程,内分泌治疗,五年。
"我还活着,我想跟你们说...."
关键词:相信专业的医生
治疗结束,已经五年了。我平安度过了复发期,我还活着!
我们都希望自己远离疾病与痛苦,但人世之苦,谁又逃得过?我希望所有人都永远不要遇到这样的问题,可如果真的遇到了,你该怎么办?
医院和专家,优秀的医疗水平是治疗最为关键的一步。
不要太多苛责医护人员,那样只会对你不利。请相信医护人员也是最普通的人,他们比一般人更在意自己的职业生涯,更想有效发挥自己的水平,会尽力完成身为医者对病人的治疗。
(了解更多关于《都是好时光:一位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笔记》,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benchif.com/bcgs/9960.html